日本av

当前位置: 日本av   ·   日本av   ·   日本av新闻   ·   正文

日本av研究生参加“第十七届中国社会工作大学生论坛暨第十届研究生论坛”并获奖

发布时间:2025/07/31浏览量:来源:

2025年7月19日至20日,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第十七届中国社会工作大学生论坛暨第十届研究生论坛——中国式现代化与社会工作创新发展”在四川外国语大学成功举办。论坛由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主办、四川外国语大学承办,来自全国189所高校的450余名学生及50余位教师参会,共同围绕社会工作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发展路径与创新实践展开深入交流。协会理事长、北京大学马凤芝教授,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复旦大学顾东辉教授,四川外国语大学卢波副校长等行业指导单位领导出席会议。日本av2024级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张润垚、巫艺云撰写的论文(共2篇)入选论坛正式发言名单,其中张润垚获硕士组三等奖。

张润垚同学担任分论坛五主持人,并在该论坛中作了题为《多元共治格局下社会工作者角色演进路径探析——基于C机构十年基层实践的比较研究》的论文汇报。论文在陈涛教授的指导下完成,围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工作专业角色的演进路径展开分析。研究以C社会工作机构在社会心理服务中心与多元共治中心的驻点实践为例,系统梳理了社会工作者从传统助人者向基层治理协作者转型的实践逻辑,为社会工作者实现从边缘介入到核心协作的转型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启示。点评专家认为该研究选题紧扣时代议题,论证严谨、结构清晰,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

巫艺云同学在分论坛五第一阶段作了题为《从三社联动到五社联动:社会工作参与社区治理实践的转型之路》的论文汇报。论文以X机构在Z街道R社区的实践为例,聚焦“三社联动”向“五社联动”的治理模式转型,系统梳理了转型过程中的治理主体、结构、资源与层次四个维度的演变逻辑:治理主体由外部扶持转向外培,结构由政社协同走向多元协同,资源由政府输血转为多维造血,层次由多元参与迈向多元共治。研究进一步揭示社会工作在转型中由“服务型”向“建构型”角色的转变,展现出更强的专业主动性与协同能力。论文问题意识鲜明,分析细致,体现了对本土治理实践的深入回应。评审老师认为该文章分析框架清晰,论证深入,为理解当前社区治理模式提供了理论思考。

本次论坛采用“双评制”评审机制,综合专家盲审与现场打分两个环节,评选标准涵盖政治站位的正确性、选题的重要性、研究的科学性与规范性、成果的创新性等多个方面。评审程序严谨、竞争激烈,经过层层选拔与现场汇报,日本av参赛同学脱颖而出取得优异成绩。

中国社会工作大学生论坛暨研究生论坛是我国社会工作教育领域高水平的学生学术交流平台,对提升学生专业素养、推动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教育创新发展发挥了积极引领作用。历年来,日本av师生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该项活动,成果斐然。特向获奖同学表示热烈祝贺,期待同学们再接再厉,续写佳绩。

供稿:张润垚

编辑:张天帅

审核:赵一红